7月3日~6日,一場演繹中國(深圳)鐘表珠寶禮品業“七月流金”的展覽盛事將在深圳市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此次展會由深圳市貿工局、深圳市鐘表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有“中國鐘表第一展”之稱,延續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九屆。由于新款鐘表產品的研發多始于春季,因此,7月份成為不少企業的新品“發布月”。不僅如此,7月份還是歐洲、北美以及中東買家奔赴香港、內地洽談業務的旺季。所以,對于參展商來說,選擇此時“露面”,不僅降低了被抄襲的風險,還有機會獲得大批訂單。在5、6日兩天深圳市民可以進入會場觀賞。
經過26年的發展,深圳已成為全球三大鐘表產地之一,深圳鐘表展更是成熟為“中國鐘表第一展”。如今,該展覽的推廣,還被納入到我市產業升級的重要戰略之中。
因此,為了實現與市場的無縫對接,2008年,中國(深圳)鐘表展決定延期7月舉行。市鐘表協會秘書長朱舜華表示:“目前,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海外買家對從展會改期的支持率超過了78%”。
據了解,此次展會將有來自內地和香港、臺灣地區以及瑞士、日本、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多個國家的500多家企業前來,展示其最新產品與技術。與此同時,隨著高新設備、技術、工藝的廣泛應用,本次展會的海外招展也有了新的突破。
[Page: ]
“本次展會約有30多個海外品牌參展。”朱舜華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深圳)鐘表展的國際化色彩越來越明顯。
“這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業內人士指出,早在去年12月,深圳市副市長李銘在訪問瑞士、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等地期間,便參與推廣了深圳鐘表業。與此同時,深圳市政府駐北美辦也協助展會向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買家開展了推廣、聯絡工作。
另據介紹,本次展會還設立了“鐘表高新技術企業”展區。“這主要是為了推動鐘表產業的科技進步”,市鐘表協會會長徐東升指出,深圳鐘表業必須打破傳統觀念,改變在國際競爭中的被動地位,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實際上,早在2002年,深圳市政府便提出要以高新技術改造優勢傳統產業的戰略目標。不久后,鐘表業便把發揮精密加工技術優勢和國際化品牌建設立為發展之本。
“經過6年的努力,我市已經涌現出了大量科技含量高、品牌效應好的的鐘表企業。他們在核心產品上大有作為,其中還有十家企業獲得了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據朱舜華介紹,這十家企業目前已成為我市鐘表業的骨干。未來他們還將在政府稅收、用地等多種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尋找更高層次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