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設計業是新興的“創意產業”團隊中的核心隊伍之一,也是拉動GDP的力量之一。廣東的設計界在全國名列前茅,設計人才輩出,涌現出許多著名的設計師,在國內外的設計大賽中頻頻獲獎,為廣東的設計行業樹立起一種開放的、新銳的、富有創造力和地域特色的形象,打造出設計界的“廣東品牌”,受到了國內外同行業的高度關注。
籍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設計委員會與廣東/省設計師學會籌備會的成立的契機,通過比賽全面檢閱我省創意產業后續力量的水平,展示廣東高校設計教學成果,推動我省創意產業的良性發展,挖掘并呈現當代大學生在設計領域的設計水平和創新精神,展現他們的創意才華,繼續延伸廣東美協對藝術設計事業的高度關注,在高水平賽事和展覽交流的藝術氛圍中,進一步增強我省設計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繁榮多元文化面貌。
一、活動目的
此次比賽是完全展示學生自我風采的一個平臺,大賽旨在推動我省高校設計交流與教育,反映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并為我省高校設計類大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創意才華的平臺,更為大學生們提供相互學習和借鑒的機會,同時通過比賽為設計行業挖掘和推薦優秀的人才。
二、主辦單位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三、協辦單位
廣東省設計師學會(籌備)
民營經濟報
360度雜志
奧一網
四、承辦單位
廣東協美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五、活動安排
截稿時間:2007年6月20日(以郵截為準)
評審時間:2007年6月28日—6月29日
新聞發布會:2007年7月1日(公布獲獎名單)
展覽時間:2007年7月10日—7月15日
六、展覽地點
信義國際會館
七、評委會成員
主任:許欽松
副主任:尹定邦、趙健
評委會:許欽松、尹定邦、趙健、靳埭強、余希洋、張小平、王粵飛、湯重熹、林學明、楊向東、張小綱、童慧明、劉景奇、劉煒、劉洋、陳小青、畢學鋒、王紹強、
秘書長:李鋼
副秘書長:王浩、黃焜
八、大賽(展覽)性質
本次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發起的正規大型賽事(展覽),大賽所有入選作品將在展覽館展出并結集出版,該賽獲獎作者、最佳指導教師將計為一次加入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的條件,獲獎者、最佳指導教師可直接申請加入廣東省設計師學會,作品入選者將計為一次加入廣東省設計師學會會員的條件,所有獲獎和入選作品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頒發證書和獎金。獲獎者及作品、最佳指導教師、最佳組織院校由官方網站和各類媒體公布,同時可提供在校學生到著名設計單位實習機會。
九、征稿對象、征稿方式、征稿種類、評選
征稿對象:全省高校在校專業設計類大學生(大專、本科、研究生、中專)或在校愛好者。
征稿方式: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通過網站、專業刊物、協辦單位及書面方式向全省高校在校設計類大學生發出征集信息。
征稿種類:所有設計類作品。
評選: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組評委會,對所有報名參賽的作品進行公平公正的初評與復評。
十、獎項及獎金
獎項:入選作品300件(組),其中全場大獎1件(組)、金獎2件(組)、銀獎5件(組)、銅獎10件(組)。同時評出最佳指導教師獎2名、最佳院校組織獎2名。
獎金:全場大獎獎金6000元。
金獎獎金2000元。
銀獎獎金1000元
銅獎獎金500元
十一、參賽規則
1、 所有廣東省內高校在校大學生(大專、本科、研究生、中專)或在校愛好者所有設計類的原創作品。
2、 參賽作品全部用A4紙打印并提供該件作品刻錄光盤(300dpi大于45M),用正楷按要求填寫報名表格貼在作品及光盤背面,由所在院校導師(學生會)統一送交(郵寄),或個人單獨送交(郵寄)到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藝術中心。
3、 參賽作品經評委會確定為入選作品后由大賽秘書處通知作者送正式作品(或實物)參加展覽,其中平面類作品由作者提供可印刷質量光碟,由組委會收取一定費用后統一制作參展,工業類、環境類、服裝類、多媒體廣告類、動漫類作品由作者本人制作并在規定時間內送交組委會。注:(如工業類、環境類、服裝類的請交模型或實物參展,如未有模型或實物者在通知入選時告知大賽秘書處,由秘書處另行處理參展)
4、 作品送交(郵寄)地址:廣州市芳村區白鵝潭(下市直街1號)信義國際會館8號樓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藝術中心。
5、 聯系人:黃焜
6、 聯系電話:(020)81542173、81542187
7、 傳真:(020)81542203
8、 QQ:3525846
9、 設計作品不予退回(模型或實物除外),請參賽者自留底稿
10、 因抄襲而引出的后果由作者本人負責
十二、參賽費
本次參賽費用為每件作品100元,系列作品200元。
十三、作品出版
所有入選作品結集出版,出版物將對協辦單位、支持單位、大力支持本次大賽活動的院校及個人進行鳴謝,每位獲獎作者、最佳指導教師均可獲贈樣書一本。
本競賽未經證實,由于涉及收費,請自行判斷真偽。